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适应把握新常态 奏响现代农业眉山强音

眉山网  2015-03-03 16:14

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面临新挑战,眉山市主动适应把握新常态,以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农增收为核心,以“两城三园七片”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三农”工作,奏响了现代农业发展眉山强音。

园区引领 打造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样板

人勤春来早,位于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北段的一片新建蓝莓园内,受雇于业主王云富的当地村民正在忙着管理蓝莓。“批蓝莓今年就能上市。”近1米高的蓝莓树长势良好,王云富憧憬着丰收的情景。

蓝莓被誉为“水果皇后”和“浆果之王”,是一种高档水果,进入盛产期后,亩产值将达数万元。然而,单纯从蓝莓种植中获取,并不是王云富投资3000万元进驻园区的目标。

“园区紧邻成都,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园区一三产融合发展的规划,我们将长远目标放在了农业旅游观光上。”王云富表示,目前,园区的规划建设以及服务配套都相当给力,这让他对入驻园区的前景更加看好。

规划引领,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岷江现代农业园区正对有实力、有意愿进军农业的业主散发出强大的吸引力,而像王云富这样投资数千万进驻园区的业主还算不上大手笔。位于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彭山区内的玖鹤投资公司,计划在园区内投资45亿元,打造6000余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包括“现代农业、现代旅游、现代养生养老”三大产业板块。项目建成后,将颠覆传统农业视角,并将对园区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等起到不可估量的辐射带动作用。

岷江园区设立运行2年来,已逐步探索出适宜的农村改革路径:农业方面,大面积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用现代工业文明来提升农业产业;农村方面,大规模推进村民聚居,完善公共配套服务,用现代城市文明来改造农村面貌;农民方面,大力度推进身份转变,拓宽多元就业渠道,用现代产业组织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初具“国内领先的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雏形。

而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仅仅是眉山按照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打造的“两城三园七片”的其中一园。

2011年,眉山提出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按照“全域产业化、全域景区化、全域生态化”目标,以“两城三园七片”为核心,大力实施“送出去、请进来”战略,努力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农业示范市,努力建设成都市农产品配送基地和市民乡村旅游度假地。

如今,眉山以“两城三园七片”和“三个走廊”为核心,已在全市建成了30个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万亩核心示范基地。以园区为引领的眉山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趟出了一条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可复制之路。

深化农村改革 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面对“三农”工作新常态,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如何进一步激发?眉山市将目光瞄向了深化改革。

李相德是地道农民,在农业上摸爬滚打20载,对于农业有着特殊的感情。“以往搞农业,总陷入浑身是劲却又无处发力的困局。”李相德坦言,受制于资金、土地、科技、信息等因素,长期以来他的种植规模和种植效益都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受益于眉山深化农村改革的一揽子政策和优惠,由李相德发起成立的好味稻专业合作社在金融信贷、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力支持,李相德真正走上了规模化、科学化的种粮之路。

2014年,李相德水稻种植面积2180亩,亩产660公斤,比当地亩产高约9%,总产140余万公斤,总产值超370万元,对于“种粮大户”的称谓,李相德名副其实。

李相德介绍,今年他会再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将达到4000余亩,同时,有计划地向有机稻米进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现在做农业越来越顺畅,也越来越有劲。”谈到未来的发展,李相德信心满满。

李相德是眉山众多受益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农业从业者之一。

“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这是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明确的农村改革主攻方向。而事实上,眉山已经沿着这样的改革思路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2014年,市委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三农工作方面出台了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引进工商资本、加快培育新型主体等13个配套改革方案。其中,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工作卓有成效。

自启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来,全市各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眉山该工作走在前列,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纷纷聚焦。全市95%的乡镇完成航拍,56%的乡镇全面开展了调查作业。产权的明晰让农民吃下“定心丸”,进一步激发业主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方兴未艾。2014年,全市新增农民专合组织336家、总数达2413家;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总数达121家;新培育现代农业业主1616户、总数达5万户;新注册家庭农场318家、总数达421家;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11.72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达到20%以上。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到规范有序流转土地,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从创新农村金融信贷到健全完善农业保险,眉山以改革为引擎的农业发展动力十足。

强基固本 做强产业促增收

促农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眉山市高度重视并切实落实农民增收工作区、县委书记和区、县长负责制。农民增收需要产业的支撑,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配套

全市以“千湖之城”大会战和“绿海明珠”大会战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2014年新建3万亩环城森林生态屏障、148.15公里多色谱林业景观带,造林22.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97%;新增有效灌面7.08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5.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5平方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13.72万亩,土地整理23.67万亩;新改建农村公路780公里,完成机耕便民道建设2206公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

2014年,全市建成50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万吨以上,油菜籽产量创历史新高。

稳粮的同时,眉山按照“把特色产业做成优势,优势产业做成品牌,品牌做成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泡菜、水果、奶业、竹编、乡村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东坡泡菜 ”香飘五洲。2014年,随着第六届中国泡菜展销会的圆满举办,眉山已连续成功举办了6届泡菜展销会,东坡泡菜名声大噪。全市泡菜加工量达到142.17万吨,泡菜产业总产值超121亿元,眉山将小泡菜做成了富民大产业。

春节前夕,眉山丹棱县优质桔橙“不知火”直营店成功落户上海,这标志着该县在上海市各区设直营店进行“不知火”品牌推广的战略构想变成现实。2014年,该县“不知火”总面积达到10万亩,种植不知火果农年人均收入达1.8万元,全县农民仅不知火一项人均收入高达5000元。以“不知火”为主的丹棱桔橙,正叙写着一个助农增收的产业传奇。

初春暖阳,微风拂面,走进眉州大地,处处繁花似锦、处处生机勃勃、处处欢声笑语,一幅民富村美的东坡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