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市防震减灾局推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眉山日报  2017-05-12 11:40

[摘要]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9年,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在第9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市防震减灾局携手眉山日报,汇总了市民最关心的地震问题,逐一科普解答。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9年,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在第9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市防震减灾局携手眉山日报,汇总了市民最关心的地震问题,逐一科普解答。

一、科学家是怎么监测地震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代代学者对地震的探索经历了从感知震后到研究震前的转变。地壳在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就形成了地震,与古代就取得很高水平的天文学不同,由于对地下的不可知,自人类开始研究地震,地震就被科学界公认为是最难预测的自然现象。

地震研究的先锋是中国人。东汉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它的诞生比现代地震仪早1700多年。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当某个方向发生地震时,樽体触动机关,使樽体上的龙头张嘴吐出铜球,落到地上对应的铜蟾蜍嘴里,指示出地震发生的方向。候风地动仪使人们及时知道发生了地震,为确定地震大体方位起到一定的帮助,但它无法记录发震时刻和震级。1881年,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尔恩发明了世界上台能记录地震的水平摆式地震仪,这是现代地震仪的雏形。目前,现代地震仪已发展出数字地震仪、工程地震仪、海地地震仪、井下地震仪、行星地震仪等众多类别,可以快速捕捉地震波,计算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在现代地震仪的帮助下,地震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在地震孕育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和地表产生一系列宏微观变化,例如,地震前岩层应力大量集中,会造成地磁变化;地壳发生形变,会造成地下水水位、水温和水化学等变化;大地破裂前,会产生人感知不到的各种微弱的地震前兆因素,引起动物的异常反应;一些大震之前会发生较明显的前震。于是科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对地震本身的观测,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地震发生前的微小变化,试图扼住地震这把高悬于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功实现预测地震的目标。

二、科学家是如何捕捉地震前兆呢?

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类,宏观前兆人类可以感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宏观观测网,仅在我市就有各类宏观观测点61个,观测员队伍定期更新,一旦发现异常,当天报告当天核实。微观前兆要依靠专业仪器捕捉,中国地震台网遍布辽阔国土,拥有各类站点数千个,在我市就有测震台3个、强震台1个、水库专用测震台4个,“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改建新建各类地震台38个,日夜不停地监视着大地的微小动静,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又通过卫星观测GPS坐标和地壳温度的变化趋势,从太空来寻找大地的异常活动,加以整理、归纳、分析,与地震活动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理论研究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地震预报成果。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地震部门已具备作出较准确中长期预报的能力,预报实践水平处于国际前沿,其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决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人类科技发展所限,缺乏直接探测震源的手段,对地震孕育的复杂性还有待进一步了解,主要依据多年积累的大量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短临预报的成功概率还相对较低,人类要想准确预测地震还很难。

三、既然地震很难预测,地震部门该怎么做?

碍于科技发展瓶颈所限,地震预测预报能力与社会发展各方面需求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地震部门在抓好地震监测预报的同时,要通过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两大体系的建设,限度地保障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是全面提升全社会震害防御水平。抓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建设地震预警工程,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覆盖,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以震害防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切入点,拓展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防震减灾社会服务能力。2017年3月,《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借鉴芦山地震农房重建经验,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抗震设计规范,明确农村住房建设各项程序,弥补了“三无”农房监管空白,将有效提升我省农村住房抗震设防水平。

二是提高全社会地震应急救援意识和处置能力。科学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将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行业安全检查,强化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利用防灾减灾联席合作机制实现各类应急资源、多种救援手段和各方专业力量的统筹运用,构建减灾合力,实现减灾效益的化。5月9日,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在我市彭山区进行,演练模拟彭山区发生6.6级地震,通过演练科目检验全省各级各部门开展校园疏散、开辟生命通道、废墟救援、电力通信线路抢通、安置受灾民众等救援的能力,系统评估了全省地震应急预案的执行力,为完善省、市、县(区)抗震救灾应急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实践参考。

三是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技能,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对于提高全社会综合防御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市防震减灾局通过组织防震减灾知识培训、“三下乡”活动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学校、进社区等“七进”形式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利用眉山日报、眉山广播电视台、眉山市防震减灾局官网、眉山防震减灾公众微信平台、眉山在线APP信息推送、移动平台短信温馨提醒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扩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覆盖面,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防震减灾局将以群众的期待作为工作的动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推进地震服务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地震服务体系,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事业发展推上新的台阶。

标签:眉山楼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